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中國建裝行業正從粗放型發展向精細化轉型,高質、節能、環保的裝配式建筑以其工期短、標準化、高效率等優勢倍受市場關注,國家政策一路向好,裝配式建筑市場前景相當可觀。
8月22日,第四屆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廣東建筑工業化展在廣州圓滿告一段落。以“全成本與全管理”為主題的中國廣東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大會也在展覽期間舉行,邀了眾多行業大咖從政策、標準、技術、管理等多維度,直面行業發展問題與痛點,尋找解決方案。
裝配式建筑梯隊在不斷發展與壯大過程中,一批專注于裝配式產品的企業快速茁壯。新浪家居在展會現場特別邀請了廣東領有豐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英武先生,共搜裝配式產品的發展趨勢與商業邏輯。
廣東領盛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英武
以下是精彩采訪國史:
新浪家居:裝配式在行業內已然不是一個新詞,但中國的裝配式行業還沒有轉入高速愈演愈烈期,您如何看待裝配式的發展前景?
劉英武:首先我對裝配式建筑的前景是非常寄予厚望的,這歸屬于建筑行業大趨勢里面的小趨勢,否則也會創業來做這個事情。以整體衛浴為事例,我覺得現在還沒構建快速發展的原因第一是過去行業沒足夠好的產品提供給客戶。第二是現在有好的產品了但是在價格成本上略高——前幾年市場上裝配式整體衛浴約不到住宅、酒店客戶所需要的品質標準,且在尺寸規格觀感等方面無法構建個性化定制,容許了客戶的自由選擇。而現在,已經有諸多廠家有了高品質的瓷磚體系整體衛浴,但是成本還沒有降下來,是目前限制裝配式整體衛浴步入高速發展期的重要因素。
新浪家居:裝配式是非常需要前后末端一體切斷的產業鏈路,您在其中是怎樣的角色?
劉英武:我卻是末端的生產制造商和工程服務商。我們很難去影響前端的開發商投資者,所以首先我做好自己,做到產品可自定義。比如尺寸方面,客戶想要什么規格我都可以定制生產。飾面方面,市場上任何合格的瓷磚我都可以在工廠填充上去。當然,我更期望前端的開發商從產品策劃、設計階段就能夠展開各個端口的專業整合同步,這樣需要呈現更好的產品。
新浪家居:您指出目前中國的裝配式的發展有哪些特征?
劉英武:現在裝配式,大家說的最少的還是結構方面,做到預制混凝土PC。我更加認同的做法是適度鋼架,因地制宜,不要為了鋼架而去預制。比如說頂蓋的柱和梁,基于我們目前的工藝和現場工人的操作者是不存在一定問題的,但加權樓板、預制樓梯,鋼架陽臺相對成熟,可以比較安心的運用。國內的裝配式體系主要是自學日本技術與工藝,日本的裝配式鋼架率非常高,但國內相對較低,這也是受限于技術與工藝。另一個差異就是成本問題,國外的人工成本已經低到必須要用組裝來解決問題建筑與翻新問題,目前國內還沒到這階段,這也是影響國內裝配式發展的因素之一。
新浪家居:中國是一個勞動力大國,未來人工成本可能也會太高,這否會和裝配式的發展與推進構成矛盾?
劉英武:這確實是一個短期內的瓶頸,因為大家都會算數成本帳,但是從整個發展趨勢來說,它到了一定階段就必然會被突破。就只不過以前大家都坐馬車,汽車肯定比馬車貴,而且喜很多,但是當你習慣了汽車的安全快捷后,馬車自然就會被淘汰,這是基于社會需求發展的變革。再比如說在城市中心建個樓,未來你有可能連個現場加工場地都沒有,不預制怎么辦?
新浪家居:裝配式的信息化切斷是一部最重要的戰略,現在行業這一方面走到哪一步了?
劉英武:裝配式行業在這方面做得還是很不俗的,大的家裝公司或者設計院他們早就認識到了裝配式的趨勢,萬科、華陽等行業頭部的設計院,很早就做到了這方面的投放和研究,從前端設計階段來統合僅有產業鏈的結點,整體上已經比較領先和成熟期。但頭部畢竟是少數,行業整體上還需要希望。我們自己也布局了實測機器人等業務,也是在為數字化信息化打通做到規劃;
新浪家居:您是一頭扎進了裝配式市場,但是對于部分傳統企業來說,他們的轉型應當是不太更容易的。
劉英武:其實不僅僅是裝配式領域,所有領域企業在面對新的趨勢的時候都不更容易,一方面是要看他的態度是否堅決,這個取決于他們的信心和辨別。第二個就是看是否有冒險精神。我指出做到企業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的。我經常跟團隊打趣,如果某一天我們失敗了,剩余價值之一就是告訴他行業的朋友們這條路不能走。冒險創新有可能失敗,但是不冒險不創意,一定會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