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裝配式建筑一周資訊(2020.12.7—12.11)
關于征求陜西省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印發稿)意見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修建方式創意,增進修建方式轉變,滿足我省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計價必須,合理確認工程造價,我廳的組織有關單位編成了《陜西省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印發稿)》,現向你們普遍印發(登陸網址http://js.shaanxi.gov.cn/進行下載),請于2020年12月17日前將意見函勒令陜西省建設工程造價與建筑行業勞動保險基金統籌管理總站。
通訊地址:西安市辟東街11號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0年12月7日
關于陜西省2020年工程建設管理技術應用試點示范的通報
根據陜西省住建廳《關于積極開展工程建設管理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陜建發〔2020〕7號),實施創意驅動發展戰略,推展工程技術進步和住房城鄉建設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經項目申報、城市引薦、資料審查、技術審查,現確定裝配式建筑、地熱能、低能耗建筑、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生態環境工程、綠色農房6個類別10個項目擬列為2020年度工程建設管理技術應用試點示范項目。
一、工程建設管理技術應用試點樣板項目,要聚焦支撐引導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科技需求,開展技術創新,形成工程應用技術成果,貫徹發揮示范引導和產業支撐作用。
二、各城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要強化組織領導,切實履行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責任;加強政策扶植,創意管理方式方法,支持項目積極開展工程技術創新應用于、總結萃取創意應用于成果,在本地區進行宣傳推廣。
三、各涉及企業,要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主體責任,推展采用新型建筑技術(工藝、產品、材料),科學安排工程進度,保質完成試點示范內容,并確保建筑功能提高、品質綠色低碳、成本經濟等樣板績效。
銀川市2021年30%政府投資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
具體,政府投資項目要優先使用裝配式方式建造,其中全市范圍內由政府投資(不含國有投資)的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不含老舊小區、危舊房、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總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學校、醫院、養老等公益性建筑項目,單體建筑面積多達10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率先使用裝配式建造。
此外,按照穩步前進的原則,2021年30%的政府投資項目實行裝配式建筑進行建設,2022年50%的政府投資項目實行裝配式建筑展開建設,力爭2023年80%的政府投資項目實行裝配式建筑進行建設,且組裝率不低于35%。
東莞市明確裝配式建筑實行范圍
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布通知,對裝配式建筑實行范圍及涉及工作要求進一步具體。
通報明確,2020年12月31日前,在土地招拍掛公開發表出讓成交和城市更新的地塊項目計容建筑面積多達10萬平方米的,財政投資民用建筑項目多達1萬平方米的,不應實施裝配式建筑;2021年1月1日起,在土地招拍掛公開轉讓成交價和城市更新的地塊項目計容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財政投資民用建筑項目超過5000平方米的,不應實行裝配式建筑。
通知拒絕,建設單位不應遵照項目地塊用地規劃條件、出讓合約、選址意見書等文件按東莞市裝配式建筑評價要求積極開展項目實評價并組織實行。項目在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應注重模數化、標準化研究,自由選擇合適實行裝配式建筑的結構體系,確保裝配式建筑的可實施性。
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江西省到2022年,建筑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以上,建筑業增加值占到GDP比重超過8.3%,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占到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突破30%,龍頭企業造就能力明顯增強,年產值超強100億元企業10家以上,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建筑企業實現零的突破,上市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力爭達到3家,質量保證體系更加完善,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質明顯提高。到2025年,建筑業總產值超過1.5萬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5%,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占到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力爭達到40%,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創建,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創建,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核心競爭力明顯提高。
山西綜改示范區: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工業用地可“先租后讓”
為減緩前進示范區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逐步實現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組裝化施工、一體化翻新、信息化管理及智能化應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日前印發《山西綜改示范區裝配式建筑專項扶持暫行辦法》。該辦法自2020年12月28日起實行,有效期兩年。
在扶植標準和方式方面,《暫行辦法》明確以下4點:
優先安排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產工業用地轉征報批,可通過“彈性年限轉讓”、“先租后讓”等方式供地。對組裝率達到50%以上的商品住房項目(含配建的保障性住房),優先保障用地。
使用裝配式建筑的商品房研發項目在辦理房屋預售時,在項目超過正負零標準并已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給日期的前提下,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積極協助裝配式建筑項目評選“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太行杯”、“汾水杯”、“優良工程”、“杰出工程設計”、“標準化工地”、“建設科技示范工程”、“康居樣板工程”等獎項榮譽。
對于非示范區財政投資的以下項目按照從優從高不重復的原則給予項目建設單位資金扶植:(1)單體建筑裝配率綜合評分值超過30分及以上的工業廠房與民用建筑,按其地上建筑面積給與每平方米10元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多達10萬元;(2)單體建筑組裝親率綜合評分值達到50分及以上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按其地上建筑面積給予每平方米30元的獎勵,單個項目最低不多達30萬元;(3)確認為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的,按其地上建筑面積給予每平方米30元的獎勵,單個項目最低不超過50萬元。
山東省濟南市公布綠色建筑創立行動實施計劃
山東省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濟南市綠色建筑創立行動實行計劃》的通報,主要創建目標:2020-2022年,全市追加綠色建筑30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22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100%,星級綠色建筑占到比持續減少,住宅身體健康性能不斷完善和提高,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不斷擴大;城鎮新建住宅項目全面使用鋼架樓板、樓梯,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50%,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取得積極效益。
湖南省岳陽市力爭2025年形成較完備的裝配式建筑千億元級產業鏈
岳陽市“綠色建筑”異軍突起,構成了一批有規模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項目。全市有數7個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其中1個國家級住宅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2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縣和2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還有28家各類裝配式建筑規模企業和228家鋼結構專業總承包施工企業。
推廣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是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抓手。在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過程中,岳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注重建筑產業現代化產業鏈的培育,通過政策扶持、項目造就、技術引領、市場轉錄,推動了裝配式建筑僅有產業鏈的同步發展。目前,實行裝配式建筑213.48萬平方米,產值58.27億元,先后有42個項目落地投產,總投資超330億元。力爭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裝配式建筑千億元級產業鏈,全力打導致岳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安徽省合肥市新建裝配式保障房每平方米最高可獲100元補貼
為增進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合肥市財政局制訂了《合肥市裝配式建筑財政獎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具體,合肥市財政局將裝配式建筑市級獎調補資金劃入年度預算,獎調補資金可用作裝配式建筑項目建設的咨詢、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科研、信息化等方面。由縣(區)級財政投資的各類新建裝配式保障性住房項目(不含裝配式農村住房示范點,示范點應不少于50戶),裝配親率超過30%(含)以上的,工程竣工驗收后,市級財政給予每平方米50元補貼,組裝親率超過50%(不含)以上的,給予每平方米100元補貼,獎補面積按單體建筑計容面積之和進行計算出來。
湖南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4市州“全覆蓋”
湖南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4市州“全覆蓋”
保持全國領先地位,隨著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長沙市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婁底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選入全省第六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湖南省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已增至55家,構建14個市州“僅有覆蓋”。
裝配式建筑產業是湖南省重點發展的十大新興產業和20條優勢產業鏈之一,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年產能已突破3000萬平方米,總產值達900億元,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超過37.89%,持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經的組織申報、專家評審、省寄居建廳認定公布,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目前已增至55家,其中,有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不含園區)15家,東方紅建設集團負責的“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一中”項目淪為全國首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的裝配式建筑項目。
來源:網絡
編輯:發展規劃部
特別聲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侵權或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及時聯系我們http://www.sohu.com/a/438200453_99950411返回搜狐,查閱更多
責任編輯: